羽毛球如何让自己快起来
在羽毛球比赛中让自己快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大家都追求的,可是要做到真正的快并不容易。下面是球友总结的羽毛球如何让自己快起来,非常不错,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在实战中要让自己快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反应速度、步法移动、击球的球速
首先是反应速度。
有人认为反应快慢是人天生的差异,的确不假,但是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何挖掘你真正的反应潜力,不求比所有人都快,只求通过合理改善逐渐必自己快起来,这就是目标。
简单的说,很多人开始打球到打了几年球也许也没有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一个对业余选手来说很见效的习惯,就是自己出球后迅速将视线、注意力集中到对方持拍手及手臂上,切记是出球后立即!因为你自己出球后的第一瞬间起到对方触球一霎那,场上时间就属于对方而非你的了,这点应该很明白,羽毛球属于一个来回运动,一方做出动作后其间就是等待对方回应的过程,真正的高手成长的过程的就是在不断缩短这个时间,不断在被动中寻求主动的过程!
目光迅速集中于对方手腕是为了神经系统第一时间获取来球信息并迅速做出判断从而指挥身体相应反应,这个过程实际中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但再短也有差异,举例很多业余爱好者有的习惯是自己出球后依然目送自己击出的球,然后习惯等待对手出球后再去迅速注视来球轨迹,看似这么一点点的习惯差异,你就足以损失此球制胜的决定性时机了——毕竟对于球速很快的羽毛球运动来说,零点几秒的落后也导致被动,更别说你因为习惯而大方地去浪费整秒的时间了。
其次是步法移动。
相比较前面谈到的对球的反应,步伐移动一直就被大家所重视,羽毛爱好着们都爱挂句嘴边的话“手到位,先要脚到位”。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专业背景的教练的正规指导和训练?我相信占广大球友的少数,因此大家学习正确步伐的途经就集中在教学视频、论坛交流和相互切磋提高上了。那么,在这里我依然不再重复一些基本线路的跑法,毕竟“米字步”训练法还是早已深入人心的,想谈的,还是通过小小的细节注意来提高步伐移动的效率。
还是谈一个较突出的通病,就是迈步时的蹬地发力随意性。所说的随意性,倒不是主观意识上的,由于对教学视频的简单模仿,以及对理论方法的不完全理解,造成很多业余球友自己刻苦练习米字跑法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感觉“有模有样”却又“力不从心”。羽毛球是一个很注重身体协调性的运动,这一点相信大家体会很深,从生硬的挥拍练习到场上击球舒展,动作协调带来的畅快感和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步伐也是一样,有人每次迈步前心里就开始默念“侧身”、“三步”、“右左右”,其实在我看来,羽毛球步伐是将我们习惯的迈步方式更加精炼地科学化了,并非包含类似篮球里后转身蹬地或者网球里侧向滑步等超常规动作,所以,提高羽毛球步伐的切入点就是去体会蹬地发力的合理性,进而掌握启动、制动、变向、起跳落地等环节的科学性细节。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接触羽毛球前经常打篮球,身体柔韧性及腿部弹跳都不错,所以在羽毛球初期成长阶段上场跑起来显得比别人“快”,甚至带着不少主动性起跳,但逐渐掌握各种击球技术时,才发现自己的“随意性”发挥步伐已经严重阻碍了手上发力,也逐渐暴露出体力消耗快、对方回球质量高时始终慢半拍的弊端。后来经过不断自己琢磨体会,在专业羽毛球教练的指点下,我终于找到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前脚掌着地准备、合理地启动是必要的!
启动并非看起来简单的小垫一步,准备姿势也并非有人模仿的不停地弹簧式上下。在防守环节很明显,羽毛球球速快,需要动作反应快,比较篮球防守所讲究的脚下重心稳、全脚掌落地,前脚掌的触地保证了出脚的迅速以及身体送出的弹性。加强脚下提踵力量是关键,多做蛙跳练习,当你习惯在场上提起脚后跟了,你发现自己快了好多!至于启动,我就举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小时候学校运动会上的立定跳远项目,规则明确禁止起跳前垫一小步,原因不用我多说了吧,都明白那样至少可以多飞出几十公分距离,这就是启动的作用,给身体一个弹性势能,达到更好爆发速度,同样在羽毛球启动上,切记,双脚垫时重心下压,单脚小跨时一定要步幅小!习惯上启动,你可以忘掉拖着腿满场奔命的感觉了。
2.迈步前找准蹬地发力脚,重心移动是关键的!
自己可以回想一下,一场球下来,你的左腿左脚与右腿右脚疲劳感是一样的吗?没有绝对的一致,但是相信你会明显感觉与持拍手同边的腿脚酸得厉害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你学会并按照先出右脚(左手持拍者反之)的原则在迈步伐,至于左右脚的交替配合也许被忽视了,不信你可以试试打完后场头顶球紧接着斜线正手上网,这时看看自己是否有在这段相对较长的线路上碎步小跑?还是看球速快而紧张地不停并步?上网前最后一步右腿跨出是否死死被压上了你整个重心?如果有,那么你慢就不足为奇了!还是拿正手上网线路举例,启动后第一步出右脚步幅要小,这是为第二步左脚能充分蹬地,就这一个蹬地发力是上网迅速、保护右腿膝盖的关键,先迈右脚不是要你将左腿拖在后面的,左脚是这步的力量之源也是将重心由左腿送向网前方向的右腿上,最后一步右脚落地自然就是先脚跟再压下整个脚掌,注意脚尖冲球,随后左腿自然跟上的同时右脚掌蹬地后退,此刻重心已巧然退回到左腿上,迅速减缓了右膝盖上的压力,也使得上网后回中连贯一气呵成。体会到了吗?左右腿是相互支撑交替发力的,重心也是不断移动来改变运动方向的,记住一点,重心的移动要先于身体的变向,这样你就会轻、快、使得上力了!
同理可以去领悟其余线路的步伐发力,后撤步伐的核心就是蹬转!侧身蹬转是速度与击球发力的保证!起跳击球时右脚蹬地(左手持拍者反之),同样也是右脚脚尖冲身体右方外侧的,切记起跳转体有向前上方向迎击的感觉,这样带来更早、更高、更快速的击球,又保证了落地自然前倾的重心,空中左右脚再次交替,落地一瞬间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蹬地,你会发现原来回中是那么自然的事情。
最后是击球的球速。
球速是占据主动让对手被动的致命武器!拿高远球为例,充分侧身、抬肘的起跳击球,击球瞬间拍面十分正,吃准甜区,再加上恐怖的手腕爆发力,球离拍线后几乎是直线朝对方后场上空射出去的,的确是“射”的感觉,最要命的是这种速度的击球很容易给对手造成力大出界的错觉而放弃积极后撤,但实际那球在空中急速到达几乎底线正上方处突然减速落下,这种现象用空气阻力与物体速度成正比不难解释,但想想这条诡异的轨迹吧,与我们很多人自认为能到底线的高远抛物线轨迹相比,杀伤力不言而喻了。还是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想提高,但毕竟不都是高手,那么上述的出球速度我们是否可以击出呢?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基本功是靠平时多练的,这个过程无法绕开,我就提出几点值得大家有意识去改进的地方,以提高球速:
1.也许你无法保证球球都提前到位,那么OK,打好你能到位的球,在身体舒展的情况切记养成起跳击球的习惯,不要求跳多高,因为起跳可以充分用上蹬地与腰胯的力量;
2.尽量将击球点放在身体前上方,迎球去击打,抢第一时间出球;
3.引拍过程,小臂、手腕、手指一定要放松,内旋、握紧、触球一系列动作尽可能加快,爆发力决定出球速度;
4.击球时手臂伸展,高球与侧身位平抽都一样,把握好击球时球与身体的距离,这样才有足够的挥拍发力空间以保证正拍面吃准甜区,很多业余球友在这点上容易习惯一味冲着球跑,往往离球过近使得身体憋住无法发力,同时也错失了击球的第一时间;
5.劈吊不等于慢球,没有了速度,加上业余球友很难保证的精准度,那么你的劈吊就等于自杀!速度靠一气呵成的动作保证,别担心离网不近,让球快速下落到对方边线附近,就算远点,那也是致命的威胁。